要加大重症患者救治力度,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加强中西医结合,疗效明显的药物、先进管用的仪器设备都要优先用于救治重症患者。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
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要全力做好救治工作。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筛选研发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药物。要加强医疗救治,继续巩固成果,坚持中西医并重,组织优势医疗力量,在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上拿出更多有效治疗方案。
——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
控工作时指出
要不断完善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尽快明确诊疗程序、有效治疗药物、重症病人的抢救措施。
——2020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发
表的重要讲话
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成效初显,会展、中医药、特色金融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2019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2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019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
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要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特殊作用。
——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上的讲话
中方愿意适时举办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改善民众健康,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2019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
十九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考察广东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
药科技产业园时的讲话
中国中医药企业正积极开拓南非市场,为南非民众通过针灸、拔罐等中医药疗法祛病除疾、增进健康提供了新选择。
——2018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南非《星期日独立报》《星期日论坛
报》《周末守卫者报》发表的署名文
章《携手开创中南友好新时代》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我们不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为公的情怀,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
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今年,五国人文交流合作全面铺开,运动会、电影节、文化节、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等活动有声有色,受到五国人民热烈欢迎。
——2017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记者会上
的讲话
中国2500多年前编成的诗歌总集《诗经》记载了130多种植物,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植桑养蚕而发展起来的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2017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
致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贺信
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百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我希望各方充分利用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机制,深化卫生健康领域交流合作,推进各方传统医药互学互鉴,携手应对公共卫生挑战,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2017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致
2017 年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
医药高级别会议的贺信
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中国期待世界卫生组织为推动传统医学振兴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
雕塑仪式上的致辞
坚定不移破解区域互联互通瓶颈。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互联互通让亚太经济血脉更加通畅。我们要深入落实北京会议通过的 10 年期互联通蓝图,采取更多集体和自主行动,促进基础设施、规章制度、人员交流互联互通。我们要构建全方位、复合型互联互通网络让亚太成为携手比邻的家园。
——2016年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
式会议**阶段会议上的讲话
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坚持古为今用,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要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体系,加强中医古籍、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整理,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力争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有所突破。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新形势下,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是: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国的造纸、冶铁中医等经中亚传播至世界,中亚、西亚的天文、地理、数学等知识也相继传入中国,促进了双方社会发展。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
中方支持深化两国在教育、签证便利化、航权安排传统中医药等领域合作。
——2016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
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的讲话
双方同意深化金融、核能、中医药、航空运输、产业园区合作,构建全方位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支持中国传统医学在捷克共和国和中东欧地区的传播、推广和应用,支持中捷中医中心的不断建设和发展。
——2016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
同捷克总统泽慢举行会谈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江西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的讲话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 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小康提速,康也包括健康,要全民健康。中医药发展这条路,你们走对了。江西把中医药作为发展的一个着力点,是正确的,也是很有前景的。
——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江西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的讲话
中方支持成员国在紧急救灾、传染病防治、便利人员往来等领域继续加强合作,愿同各国研究探讨中医药合作、简化人员签证和劳务许可手续等举措。
——2015年7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
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