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彝族五管芦笙 “六音”:笃、沽、尼、能、鸠、布,载于彝族古籍《西南彝志》,是彝族古时遗留下来的独特音名,具有乐律学的意义,也体现了彝族先民的阴阳观和生殖崇拜的哲学思想。通过彝族阴阳观念、彝族传统音乐的不同种类音阶探寻和芦笙实践三个维度考论“六音”的音名和音准,得出 :“六音”以 “鸠、布”中心对称,“笃、沽”为阳,“尼、能”为阴的彝族音名排列;以“笃”为主音、“布”为偏音(经过音)的宫调式音阶“笃(1)—尼(2)—能(3 )—布(4)—鸠(5 )—沽(6)”;以“沽”为主音、“布”为偏音的羽调式音阶“沽(6)—笃(1)—尼(2)—能(3)—布(4)—鸠(5)”。
关键词:西南彝志 ;五管芦笙 ;六音 ;阴阳观 ;彝族音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