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民族人物:巴莫尔哈 彝民族文化领路人  彝学专家   彝人心中最尊重的长者

 二维码
作者:彝族地区-官网来源:彝族地区-官网网址:http://www.彝族地区.com

1720160044837.png



   巴莫尔哈:彝民族文化领路人 彝学专家 彝人心中最尊重的长者,主要作品:“阿诗且”、“达体舞”、“情洒凉山”等,贡献:彝民族文化传承者、开拓者、实践者。

一:他亲自倡导、策划并参与编创、规范和推广普及的凉山彝族"达体舞"被誉为是"近百年来彝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一场变革、一场革命。""达体舞"的编创成功,不仅继承并弘扬了彝民族古老的文化传统,而且对当代彝族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与进步,对彝族地区两个文明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保护、承传弘扬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心尽责

二:在州政府的授权和支持下,巴莫尔哈出面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和上千的演绎人员精心策划和编排,采用DVD/VCD/CD介质,以全新设计、录制推出一套集"中国彝族达体舞""阿诗且"(彝族青年舞)为一体的教学片和音乐,于20058月由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国唱片成都公司和四川音像出版社出版。

三:在他和巴莫姊妹彝学小组的支持下,打造了****批民族演出组合"山鹰组合""黑虎组合"("彝人制造"的前身)等,先后走出大凉山,推动了彝族原创音乐的发展和宣传彝民族在世界民族中的知名度。

四:在数十年间,巴莫尔哈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百忙中,一直坚持搜集彝族民歌与传统音乐素材,在汲取民间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创作了许多词曲,其中的酒歌《苏慕迪韦沃》脍炙人口,也是传唱最为广泛的作品之一。

五:2005年,年过七旬的巴莫尔哈为了表达他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对同胞的热爱,把他自己作词作曲的部分歌曲集纳成《情洒凉山》专辑出版。

六:2006年他又从自己和巴莫姊妹彝学小组长期搜集的凉山**民间艺人创作演奏的136首器乐曲中精选出22首曲目,集成为中国彝族民间器乐经典《大凉山天籁之旅》,同年7月由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为彝民族和彝族地区,挖掘、收集、整理做出了很好的基础,为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七:巴莫尔哈任凉山州彝学会会长、名誉会长凉山州曲艺家协会名誉会长期间,帮助、完善、团结,民族地区学会,在他的努力下,民族地区学会经常互动交流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学会,健康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八:巴莫尔哈除搜集整理彝族民与传统音乐外,从事彝族文化研究,著有《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凉山州委、凉山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山鹰组合"与彝族原创音乐的发展走向》、《话五十载沧桑巨变,迎千禧年彝学繁荣》、《彝家有女在哈佛》等文,其个人事迹曾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彝族人物录》等名录

九:成功主持编著了彝族千家姓《彝族毕摩人物志》等作品流传于彝族地区,每个角落。为彝族地区宣传民族文化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做出来了特殊的贡献。


1720165667714.png


1720165804997.pn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