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民族人物“民族之秀沙马拉毅”教授,创建规范彝文信息处理系统,让古老的彝民族语言文字进入信息化新时代的人。

 二维码

1693469150163.png

                        沙马拉毅

      西南民族大学原党委常委丶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政协成都市第十丶十一丶十二届委员;成都市劳动模范,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全会主席团成员;笫九届丶十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央组织部直接联系专家、2002年被中央宣传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民委民族语文工作咨询委员会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委直接联系专家、四川省政府专家评议委员、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计算机彝文输入法发明者、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沙马拉毅同志生在雷波长在甘洛,1971年参加工作,1977年考入西南民族学院语文系,1982年1月留校任教,1986年1月调任中央民族翻译局彝文室任职,1993年1月调任西南民族学院教务处长,2001年1月任西南民族学院副院长,2003年任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4年挂职国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

沙马拉毅曽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顾问,四川省文联副主席、顾问,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


规范彝文信息处理系统介简

规范彝文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1、笔划输入、简拼输入、全拼输入、词汇输入等“沙马拉毅输入法”;

2、《信息交换用彝文字符集》、《信息交换用15X16点阵彝文字模集及数据集》、《信息交换用24X24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等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多八位彝文字符集》等一项国际信息标准。

4、1165个彝文字符编码及380个符号编码。5、白体、宋体、手写体等8种彝文字体共12800个彝文字库设计。

彝文信息处理系统的成功创建,使古老彝文告别了铅字印刷时代,走进了光和影的时代。对传承宏扬彝族传统文化具有化时代的意义。

1986年获国务院“六五”期间科技攻关项目三等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08年获“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创建了“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本科专业;创建了“民族文字信息处理硕士研究生专业”。现彝文系统广泛用于新闻出版、教育科研、国家机关、企事业等各项各业。苹果手机、安卓手机、计算机等都使用了彝文拼音输入和迅飞语音输入等。实现了汉彝语互译。中国彝语文信息科学技术在彝语文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新时代迅猛发展。

沙马拉毅在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身享受)。2003年被评为四川省委组织部直接管理专家;2006年评为中央组织部直接联系专家。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郝同志题词“民族之秀沙马拉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