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三彩品牌主理人·曲木史伍:四代漆艺传薪火,以匠心血脉续写千年彝韵

 二维码
作者:彝族地区官网来源:彝族地区官网

1744705783634.png


  在四川凉山腹地,彝族漆器以其斑斓纹饰与千年技艺被誉为“指尖上的史诗”。作为彝族漆器非遗传承人与彝三彩品牌主理人,曲木史伍生,中国四川省昭觉县的四代漆器世家,从祖父辈踏出山野叫卖漆器,到父亲在国有漆器厂坚守技艺,再到他在时代浪潮中创立品牌、走向国际,始终以“守艺者”的担当,让彝族漆艺从家族传承的“老手艺”,蜕变为对话世界的文化符号。




【四代传承:从山野匠人到非遗守护者】


  曲木史伍的漆艺之路,始于过年过节时家中使用器皿童年记忆。父亲作为昭觉县国有漆器厂的匠人,将标准化工艺与家族技法融合,却因工厂倒闭举家迁至西昌重操旧业。自幼在漆香中长大的他,12岁便随父学习选木制胎、研磨生漆,深谙彝族漆器“三分漆工,七分木作”的门道——从金沙江畔选木材,到耗时三月的自然阴干;从传统“红、黄、黑”三色矿物漆调制,到纹样中“虎纹象征勇猛”“火塘纹寓意团圆”的文化密码,他将家族五代人的技艺积淀化作肌肉记忆,成为彝族漆器“活态传承”的行走图鉴。


3698d89f118b45177925f902a353b00.jpg


【破局之路:从作坊到品牌的时代突围】


  2017年,曲木史伍在西昌上西街开设“曲木家漆器店”,以“前店后坊”模式让漆器从手工作坊走向大众。2021年,他创立彝三彩品牌,取意彝族传统三色美学与“三彩交辉,代代相传”的愿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非遗传播矩阵:

- 产品创新:打破漆器“仅供观赏”的局限,开发餐具、首饰盒、家居装饰等实用器物,将“羊角纹”“太阳纹”等纹样融入现代设计,让千年图腾成为可触摸的生活美学;

- 数字赋能:2023年,其创作的彝族漆器短视频在【遇见美丽大凉山】活动中创下323.5万浏览量,获二等奖,被四川非遗、CGTN等20余家媒体转发,总播放量突破2227万,点赞112万,带动话题“原来彝三彩是手绘的”登上热搜,粉丝增长超4万,让漆艺通过屏幕走进年轻人视野;

- 文旅融合:为来凉游客打造“漆器体验+特色产品”的消费场景,成为凉山文旅的“活名片”,2022年参与西昌服务区“大凉山风情”主题打造,让漆器艺术融入交通枢纽,年均触达百万游客。


ae92d64abd454a3edb2a226cad9a0e5.jpg


【匠者担当:让非遗在传承中“活”起来】


  曲木史伍深知,非遗传承的核心在“人”。他以三大路径构建传承生态:

- 教育浸润:发起“非遗进校园”计划,2024年与四合乡幼儿园合作,指导儿童绘制迷你漆器;在成都东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开设漆器制作课程,让青年学子触摸生漆的温度,培育“Z世代”传承人;


b70d2cb00eb10a2f0f887cef20d9605.jpg


018746f54ab7fae3256bced96f49262.png


9f8ed961394e9955f1c9789faf500aa.jpg


70bd0946bc4fa64e8aa1da5174eac04.jpg


【步履不停:在守正中奔赴新征途】


  从2019年参演《美丽西昌是我家》纪录片,到2024年指导韩国画家权五绘制漆器,曲木史伍始终以开放姿态拥抱多元文化:在成都漆器厂研习雕银丝光工艺,将蜀漆技法与彝漆美学融合;参与“全省地方文化创意设计研修班”“换新非遗计划”,探索漆器与现代材料的跨界可能。个人先后获评西昌市优秀非遗传承人(2024)、凉山州工艺美术大师(2025),入围四川非遗年度人物30强。

【结语:以漆为媒,对话时空】


  曲木史伍的二十年漆艺路,是一部彝族漆器的“复兴简史”。她用双手守住了家族五代人的技艺火种,更以品牌为舟,载着千年彝韵穿越时光:当生漆在雕刀下绽放光华,当短视频让纹样触达千万屏幕,当孩童在漆刷起落间感知文化根脉——非遗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流淌在时代血脉中的活态记忆。

  彝三彩·曲木史伍,以匠人之姿,承世家之责,让彝族漆器从“山间彩”变为“世界彩”。这抹跨越千年的斑斓,终将在守正与创新中,续写更璀璨的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