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专家沙马拉毅教授——  彝族**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

 二维码


图片1.pngb4cea0537449d5f7c3472dfffef511b.jpg

来源:凉山日报社      □文/ 本报记者 丁杰

沙马拉毅是第六、第七届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至今还是**位彝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

  沙马拉毅,彝族,祖籍四川雷波县,童年在甘洛县斯觉区长大。1982年毕业于原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彝语文专业本科,任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民族高等教育评估专家组专家、四川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中文信息研究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直管专家、中央直管专家、曾荣获“全国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这是我国中文电子信息处理领域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彝族古籍文献整理与保护数字化建设研究》的首席专家。

20091月,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新一届(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2015年再次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沙马拉毅,因其在民族学及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系统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入选新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这是我国彝族**位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的专家。

  沙马拉毅是被西方专家学者称其为彝文“沙氏输入法”(国内称为“沙马拉毅输入法”)的创始人。“沙马拉毅输入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古老的彝文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走进了光与电的现代化信息时代。

  沙马拉毅教授长期致力于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研究,他研制的《通用多八位彝文编码字符集》于199911月被国际信息组织批准为国际标准,并录入国际标准集2000年版本;主持制定了《信息交换彝文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15×16点阵彝文字模集及数据集》、《信息交换用24×24点阵彝文字模集及数据集》等多项国家标准,被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研究设计的计算机彝文编码方案,获得了国家专利,从而填补了我国彝文信息处理的空白。

  他主持及参与研制成功了多项计算机彝文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出版、印刷、教育、新闻、科研事业等,开创了我国彝文现代化先河。

1982年至今,沙马拉毅研究开发了《PGYW彝文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彝文处理系统YWCL》、《计算机激光彝文/汉字编辑排版系统》、《计算机彝文/汉字/西文系统》、《CMPT——大键盘彝文系统》、《华光彝文、汉字、西文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北大方正彝文激光照排系统》、《YWPS彝文桌面办公系统》、《YWDS彝文系统》。

  这之后,沙马拉毅又相继研发了《ZWPS藏文桌面办公系统》、《ZWDS藏文系统》及《傣文DWDS系统》等藏文、蒙古文和傣文等计算机文字信息一系列处理系统,实现了在网上可以浏览藏、彝、蒙古、傣文信息。

  沙马拉毅研发的“计算机彝文输入码及其键盘”又获得国家专利。他出版了《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等专著。其中,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编码及输入法被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两院”院士王选命名为“沙马拉毅输入法”。

  彝文信息处理是一门全新的高技术学科,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没有任何一位老师的情况下,沙马拉毅教授从头开始研究。为了彝文能够输入计算机,他潜心进行研究,并且获得成功。19924月,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北大方正彝文激光照排系统”省部级鉴定会上,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在会上郑重地说:“我们的照排系统采用的是‘沙马拉毅输入法’。”“沙马拉毅输入法”从此定名并闻名于世。2003年,“计算机彝文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经国家知识产权局三年多的认真审查,正式授予国家发明专利权。近年来,他与迅飞科技合作,解了彝语语音输入及彝汉翻译等高科技手段,使彝文在苹果手机、华为手机、三星手机、抖音、计算机系统等现代化网络系统上应用。

沙马拉毅教授不仅在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上有突出贡献,而且在民族学、语言文字的研究、翻译、文学创作等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出版了《史中国彝族文学史》《彝族文化研究》、《猎村的歌声》、《彝族文学概论》、《汉彝翻译技巧探微》等多部专著。》

Copyright @ 2007 www.LSR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凉山日报社


分享到: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